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

日式鉋刀調整(四)-- 壓鐵最後的調整

崁槽及表馴染調整完之後,又跳回壓鐵的整理。

1. 粗略進刀、輕裝壓鐵,了解一下需要整修的幅度。
這支要整得不少歐!可以看到壓桿與壓鐵接觸的左側已經快沒空隙了。而且出刃狀態下的壓鐵還會把壓桿頂彎(忘了照相),代表壓鐵"厚"的太多囉!

2.  仔細檢查壓鐵與鉋刃,兩者鋒刃的契合度。檢查方式有兩種,一是聲音,二是光線,建議兩者都用。
方法一:把壓鐵放到鉋刃上(位置要與你要刨削時所作的設定一致),用手指輕輕按壓鐵,如果有「鏘鏘」聲,代表沒有密合;如果毫無聲音,代表是有密合的。
方法二:把壓鐵放到鉋刃上(位置要與你要刨削時所作的設定一致),然後對準燈光看過去,如果有光線透出,代表有空隙;如果黯淡無光,但表示密合的。
方法一的好處是速度最快最直接。當把壓鐵放到刀刃上之後,便可以順便按壓壓鐵鋒刃的兩側。***如果按壓某側會發出「鏘鏘」聲,代表與之同側的"耳"是過高的,需要修掉。


4. 調整壓鐵的「耳」,達到完全契合。方法一樣有兩種,一是用槌的,二是用銼的。最近我都是用槌的,因為比較不會傷害到美感,也不會消耗壓鐵的耳。這邊的重點是要學習如何辨別哪隻「耳」過高,哪隻「耳」過低。最後一定還是要用上一步驟來確定契合度。

先前有提過,大部分剛出廠的鉋都是太緊的,這支也不例外。她的耳都有點太高,導致與壓桿接觸的壓力太大,所以我槌的方向是把耳敲的矮一點。墊了紙是為了怕美美的壓鐵表面被傷害到。我是用八角玄能較為圓凸的伊麵來敲擊,會打得比較準一點。



5. 整個過程就是檢查、槌(銼)、檢查,這樣的循環罷了。必須有點耐心就是了。

6. 接著把壓鐵磨出第二斜角(這次我是磨80度)。第二斜面大概磨個<0.5mm足矣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先做一個80度的小木塊當治具,底部貼上UHMW膠帶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第一次把UHMW tape放在砥石上磨,發現非常耐磨,用途無窮!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7. 最後再確定一次壓鐵與鉋刃的契合度。

6. 在完成之前也要在注意壓桿與壓鐵接觸狀態。壓桿主要功用是將壓鐵的鋒刃緊貼於鉋刃的鋼面,達到鉋花折斷的功能。如果壓鐵與鋼面之間有縫隙的話,就會塞鉋花,因此無縫密合是很重要的。壓樑給予壓鐵的壓力也不宜過大,適可而止,合適的壓力是讓壓鐵在打入鉋台時所需力道是輕輕鬆鬆的,但又不會鬆到讓壓鐵直接下掉、損傷了鉋刃。在入嵌鉋方面,壓樑與壓鐵接觸點最好在中間處,而不是在壓樑的兩側。可以用塞尺或透光來檢查。

7. 在鉋台初步整理完畢、壓鐵調整之後,進刀的過程會輕鬆非常多。

最後,就要進入畫龍點睛的最後一步-- 鉋台的最後調整了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